Q1: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A1:我叫程璐璐,今年25岁,去年刚上岸事业编,前后考了两次吧,**次因为没有做准备,笔试都没过;第二次倒是挺顺畅的,岗位招五个人,我以职测78,总成绩****进入面试,面试后综合成绩第二成功上岸。考事业单位刚开始是因为受不住父母的念叨无奈之下做出的妥协,**次失败后,认真在社会上接受了一番洗礼,真的是不撞南墙不知道墙有多硬,不去社会上磋磨一番不知道铁饭碗有多香,最后还是灰溜溜地回家考事业编了。排除掉**次的年少轻狂,跟着向润秋老师踏实备考,最终能够上岸有运气也有一定的实力吧,哈哈,情况就是这样。
Q2:从整体来看,你是如何看待职业能力测试的?
A2:总的来说,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涉及内容庞杂,但深度要求不高,更偏实用,鉴于这种特质,就产生一个要求,就是学习内容要浅显精通。对于那些并不难的知识,比如4、5位数的除法及相应的估算,关联词语的用法和语义等,要做到卖油翁的那句话:唯手熟尔。将简单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Q3:你在备考期间的学习节奏是什么样的呢?
A3:我把考试学习分为三个过程,学习知识,大量练习,考试。这里面重中之重是大量练习。我的经验表明,练习这关,是复习中最难的,常常练着,练着,不知不觉就当成了考试,想着在规定时间内做出题目。
虽然有句话,叫做抛开时间谈职测,都是空话,但在练习这块,必须抛开时间,因为任何知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练习就是为此。如果在练习时,仅做到知其然就行,也就是做出正确答案就可,可能很多时候答案是做出来,但是学习的方法或者技巧都没有使用,就是靠感觉。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首先追求的是一般题目正确率,其次才追求速率。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练习这关,练习深入了,脑中自然就会越来越省略步骤,速度依然越来越快,但却不影响正确率。把握好练习这块,学习的总体节奏就算是把握住了。
Q4:能详细说说你对各个板块的理解以及是如何复习的吗?
A4:那我就从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四部分分开来讲讲吧。
**言语理解,言语理解与表达有三类题型,言语理解、言语表达与逻辑填空。除了语句排序题,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理解,而要做到理解,就要采取的是宏观+微观,宏观就是文章结构,具体就是行文脉络,围观就是逻辑关系,具体就是关联词语。所以复习的重点就是行文脉络和关联词语的学习,5种行文脉络+补充说明,7种复句形式,需熟练掌握。
对于逻辑填空,就是对于实词及成语辨析了,这就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了。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没有做题方法,我先是跟着向润秋老师掌握好基础知识,然后运用老师教的“关键词秒杀法”,可以牢抓关键词,快速确定题干主旨内容!
跟着向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总结了几点学习方法:成分分析、二分法、确定性选项入手。成分分析,对于疑难题目,可以从成分入手,主谓宾搞清楚,一般项也就出来了,尤其是主语,非常有效;二分法,就是在排除两个选项后,剩余两个选项找差异,通过比较差异,选出答案;确定性选项入手,这是逻辑填空的方法,当然,还有感情色彩、语义轻重、表达风格、搭配范围、词素差异及语法功能方面的考虑。
第二判断推理,这部分我在一开始用的是题海战术,但是向老师说这种方法不可取,他主张“分析归纳”和“逐段分析法”。在他的引导下,我在平时作练习题的时候,每到题只用40秒左右,不会的就看答案,不死扣,看答案的时候要认真,答案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这部分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上1000道左右的题足以,不要牵扯太多精力。在做题的时候运用到老师教的技巧,一眼抓住题干考点,运用对应技巧一秒解决
第三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做题中存在的问题无非就是材料读不完、定位不准、易错点太多、计算难、材料生僻读不懂、审题出错。材料读不完、定位不准以及易错点太多,这三点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读材料抓不住重点,不知道材料读什么,才是高效有用。
我遇到资料分析题时将圆圈将材料中数字前有实际意义的名词圈出来;数据不读,也不做标记;初读材料对于“增加”或“降低”不关注。当然,也要配合结构阅读法一起使用,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好处,知道说了什么内容,定位更加准确,不浪费时间。对于易错点,一般是单位和时间陷阱,对于单位,做题找数据时要注意,对于时间,也并入圈阅范围,知道讲的是什么时间的事。
一开始我在做资料分析也会产生恐慌情绪,心情急躁的心理,总觉得这么多题目,每道都不一样,我该怎么拿分呢?但后来按照老师给的“15秒阅读法”,就是一篇资料分析材料,花上15秒的时间,通篇了解其结构重点,然后快速筛选计算所需数据,运用各类计算方法及估算策略,完成对题目的秒杀,学会这个方法后,浮躁的心就静下来了。
第四数量关系,对于该模块基础一般的,我是重点学习常规模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和差倍比,顺逆水,空瓶换酒等等,这些模型是基础,练习熟练了能够保证考试中又短又快解题,很多解方程或者计算能力不够,那么也需要加强训练计算能力。至于其他思维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我是按照老师给的“触类旁通法”,就是先列举出经典习题案例,然后深入剖析考查的重点,将一道题看成一类题去写,运用公式去举一反三,后面做起来也不觉得吃力了。
璐璐的职测复习方法大家都get到了吗,关注花果事考,更多事业单位考试干货等着你哦~